“梅雨季节”是指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之间出现的持续天阴有雨的一种气候现象。由于此时正是江南梅子成熟期,故将其称为“梅雨”。梅雨季节,由于天气高温闷热,湿气过大,身体易多发疾病。
梅雨季节,空气湿、热、闷、躁,人的新陈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大,营养物质随汗液丢失增多,心脑血液供给不足,常常感到身体困乏,也会出现食欲不振、腹痛泄泻、周身酸痛等“苦夏”症状,所以,梅雨季节要认真做好人体养生保健工作。
1霉雨季节可能导致的健康问题
1、呼吸道疾病
空气过于潮湿,一些细菌和病菌会加快繁殖和传播,潮湿的环境最容易产生霉菌,而霉菌吸入肺部,容易引起肺炎或肺部真菌病。
霉菌及其代谢产物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人体,还会引发过敏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花粉病、皮炎等,或使原有的过敏性疾病复发。
2、心脑血管疾病
梅雨季节的气压、气温、空气湿度等较大,人长时间在潮湿环境中,容易导致人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血管收缩,血流受阻,血压上升,心肌耗氧量增大,心脏负荷加重,从而诱发心肌梗死、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病。
3、皮肤疾病
梅雨季节潮湿的环境会让湿疹、皮炎以及一些真菌类的疾病如皮癣、手足癣的发病率提高。温暖潮湿的环境有利于霉菌的生长繁殖,特别是原来在人体皮肤上处于“休眠”状态的霉菌会“死灰复燃”,在脚趾等部位蔓延,引起皮肤癣病。脚癣如不及时治疗,还会向身体其它部位传染,变成体癣、股癣、手癣、花斑癣。
4、风湿类疾病
长期待在潮湿的环境里,不采取防潮措施,对人体的健康会有很大的影响,轻者会感到特别不舒服、头痛、发烧,重者容易引起风湿性疾病,如风湿病、关节炎等疾病。还将使已经患有风湿疾病的人病情加重。
2梅雨季节人体保健措施
1、调节室内温湿度,阴雨天气时注意关闭门窗,等到天晴后及时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以祛除湿气,有空调的用户,可采取降温、抽湿的方式,将气温降至23℃—26℃、相对湿度降为50%—60%;如没有空调,则可通过采光、关启门窗(适时通风)等手段,调节居室温湿度。
2、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注意调整饮食和睡眠,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充足的睡眠。
3、风湿患者尤其要注意保护腕、肘、肩、膝等部位。运动时应注意晨练不要太早,阴雨天气不要外出运动。
4、在梅雨季节,食物食用前应该先进行加热杀菌。
5、梅雨期间,要经常晒被褥,勤洗澡,勤换衣,多进行热水淋浴;注意饮食结构和卫生,少吃多脂肪、含热量高的食物,多饮水,少饮咖啡和酒,尤其不要食用被霉菌污染的食物,以防中毒。
6、注意劳逸结合过度疲劳容易导致湿邪乘虚而入,因此,一定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同时还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适度的运动能增强体质,助消化,促进血液流通。
3健脾祛湿
1、饮食健脾
脾最忌讳的是“胀和冷”,喜甜;我们吃饭时绝不要海吃海喝,更不能喝冰镇啤酒。喜甜,并不是大甜特甜的巧克力,适可而止,甜过了,反过来又伤脾。
平时多喝山药薏米粥、吃红枣等食疗方法很好。粳米、锅巴、番薯等其它五谷杂粮都是养脾的好东西。
2、运动健脾
我们看这面脾经的位置,知道脾经穿腹而过,那么我们要做到早晚2次推腹,每次10分钟;这样不仅能加速肠胃蠕动通便,更是健脾养脾的好方法。
盘腿而坐,敲打按摩腿部内侧的脾经,如果在按摩过程中,发现有硬结或者疼痛点,就多敲多按,直到无结无痛位置,这也是健脾养脾的好办法。
4、敲带脉健脾
脾主运化,脾胃虚弱则会运化不力,造成身体水湿停滞。而敲带脉则一方面健脾阳,另一方面则振奋了肚腩两侧胆经的阳气,迅速化开了小腹内积聚的水湿。每天随时随地的用空心拳头轻轻敲打带脉及屁股下以上。
4养生秘笈
1、注意防潮
?梅雨期湿度大,真菌活跃,运动或流汗后应立即沐浴、更衣,保持干爽。
?少穿又厚又紧的牛仔裤或紧身裤,尽量穿棉质内衣。
?涉水、淋雨、出汗后应及时将身体擦干并换下汗湿的衣服。
?出游时不要坐在阴冷潮湿的地方,要尽量避免在阴湿的地方呆太久的时间。
3、合理饮食
?利水祛湿类食物:绿豆、冬瓜等;
?清热祛暑类食物:丝瓜、黄瓜、芹菜等;
?清热利湿类的食物:茭白、竹笋、荸荠等;
?健脾利湿类食物:赤豆,此外,可将炒薏米、大麦茶一起用沸水冲泡健脾利湿。
4、调畅情志
梅雨季节天气容易诱发抑郁、烦躁的情绪。
应采取合适的方式缓解:
?可以在家多做运动,刺激中枢神经使其兴奋,从而带来轻松愉快的好心情。
?感觉心情烦躁时,可以多和朋友亲戚聊天,缓解压力。
?另外,还应增加室内空气流通,减轻工作压力,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喝绿茶和白开水,尽量早睡早起;容易失眠者,可尝试睡前喝半杯牛奶或百合莲心龙眼汤;闻橙子、柚子、薄荷的香味,对疏解郁闷、提神健脑有帮助。
5、安排合理作息时间
过度疲劳,容易导致湿邪乘虚而入。因此,一定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晚上尽量不要熬夜,睡觉时要注意保暖,要盖好被子,空调开机时间不要过长,不要贪凉而使身体受到寒邪侵袭。同时还要注意加强锻炼,适度的运动能增强体质,起到助消化,促进血液流通的作用,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6、食疗:一汤一粥一茶
三豆汤三豆汤指的是将绿豆、黑豆、赤豆等量混合在一起煮制成的汤。黑豆有补肾益精清热之功。绿豆有清热解毒消暑的作用。赤豆有清热利尿消肿疗效。该汤具有解暑消热的作用。
需注意的是肠胃功能不太好的人群,特别是小孩,应少喝或不喝三豆汤。
参芪粥健脾祛湿粥做法:黄芪15克,党参15克,炒薏米60克,炒扁豆15克,红枣2个,大米克。
先将薏米、扁豆炒至微黄,红枣去除核,用清水洗净黄芪、党参并放入砂锅内,加水煎汁。药汁熬好后,去除药渣,将炒薏米、炒扁豆、红枣肉、大米一同放进药汁中煮沸,后用文火煮成粥。
菊花决明子茶决明子15克,加水煮沸15分钟,滤汁泡入杭菊花6克,当茶饮用。菊花与决明子有调脂、降低血压的作用。
暑天泡茶饮用,对于肝火较旺、头痛目赤、心烦易怒、口渴汗出较多人群,不无裨益。
●去启东吃海鲜,游壮观崇启大桥,领略东疆之滨的魅力,不要太惬意呀!(点击阅读)
●在江南温婉之地,邂逅禅意拈花湾---体验东方特色小镇(点击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领取《老友荟周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