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寒潮来袭,气温骤降,许多慢性病常出现病情控制不好的情况。糖尿病也是如此。寒冷的天气容易引起血糖的波动,而许多血糖高的朋友,往往容易忽视了一些细节,导致血糖控制不好,影响身体健康。
气温降,血糖高
不少糖友存在这样的情况:气温一下降,血糖就上升。这是怎么回事呢?
许多研究发现,一年四季中冬季是糖尿病人的血糖较高的季节。
这和许多因素有关,比如:
激素分泌改变:天气寒冷会刺激神经,导致升高血糖的激素分泌,从而升高血糖。
饮食控制不当:寒冷的日子里,人们总想「补一下」,忽视了糖尿病的饮食控制,导致血糖升高。
运动时间减少:冬季雨雪天气多,气温低,人们活动的时间减少,运动量减少了,削弱了运动控糖的效果。
保暖不当,加重病情
每年的年底时候,都是流感高发的季节,糖尿病人群和普通人群相比,预防感冒的任务更艰巨。
这是因为,一方面糖尿病人群由于常年的血糖不稳定,有时候低,有时候高,波动很大,降低了人体免疫力,糖友容易感冒,尤其要注意防寒保暖。
天气冷了,大家自然而然地就想来点儿暖和的东西「热乎热乎」。这个时候,热水袋、暖手宝等取暖物品是很方便的选择。
但是,糖尿病人由于高血糖造成的血管神经损伤,皮肤对温度不敏感。如果使用取暖物品不当,很容易发生烫伤,造成皮肤损伤。
另一方面,糖尿病人伤口不容易愈合,加之高血糖使抵抗力下降,伤口也容易发生感染,发生感染后,又会反过来升高血糖,造成恶性循环。
所以,糖尿病人冬季保暖,要特别当心。
稳糖保暖,重视细节
糖尿病人要血糖平稳地度过冬天,一方面要打好基础,一方面也要注意细节。
打好基础,平稳血糖
饮食、运动和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大家千万不能放松。
1控制饮食不要像普通人一样盲目「进补」。天冷容易觉得饿,大家要坚持控制总能量,如果饿得很厉害,在排除低血糖的情况下,可以吃个西红柿,或者吃条黄瓜来解解馋。
提醒大家,千万不要想着「喝点儿小酒暖身」,喝酒对血糖控制不利。
2坚持运动保证每周至少分钟的运动时间,可以选择室内的运动方式,比如健身操、太极拳等。
天气好的情况下,也可以外出运动,不过要避免寒冷的清晨,最好在上午太阳出来后,或者傍晚时运动。
3监测血糖冬天血糖波动比较大,每周至少监测1~2次空腹或餐后血糖。
如果不小心感冒了,也会影响血糖,这时更需要加强血糖监测。如果发现血糖过高(如餐后2小时血糖>10.0mmol/L),应及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以确保血糖控制。
气温骤降,保暖有方
冬季的保暖方法众多,比如,使用各种取暖工具、用热水泡脚等,在这些常见的保暖措施里,糖友们需要注意一些细节,才能让保暖安全有效。
1泡脚注意水温临床上看到糖尿病患者在37°C以上的水温时出现水泡,所以糖尿病患者泡脚水温要比常人低,以37℃为宜。且不建议长时间泡脚。
患者家属应该在患者泡脚之前为其试水温。如果没有他人帮忙,可以用水温计测量温度,以免出现烫伤。
泡脚后一定要用柔软的毛巾把足部擦干净,尤其是趾缝,如果没有擦干净,可能会导致局部感染出现。
2睡前定期检查每天睡前,仔细检查足部是否有损伤。不便检查时,可以请家人帮助。
有脚癣者要积极治疗。糖尿病患者都应仔细检查足部,一旦发现足部肤色变暗、红肿、干裂、破溃等,须立即就医。
3手足保暖得当穿厚袜子配棉鞋是较好的保暖装备。
袜子要吸水性好,透气性强,柔软宽松,最好是纯棉制品。棉鞋也不能太紧,鞋头要宽大,给脚趾留出足够的空间,不推荐穿高跟鞋、高跟靴。穿鞋前要检查鞋里,没有异物再穿鞋。
出门使用棉手套,如果发现皮肤皲裂,需使用润肤膏。
4取暖讲究方法皮肤直接接触热源,常常因为对温度不敏感而导致烫伤。
千万不要把手脚直接放在暖气片上,如果用暖水袋、暖手宝取暖,记得在外面包裹一条厚毛巾。电热毯的温度要调至最低档,先把电热毯打开加温,人躺上去前要关掉。
每次使用过取暖物品后,记得检查一下接触部位有无发红、起水泡等未察觉的烫伤。发现烫伤,医院处理。
版权声明:文章部分素材来自互联网,若涉及到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