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头癣治疗
水疱型脚癣
脚癣治疗方法
治疗脚癣
脚癣症状
股癣治疗

中药二班小课堂止咳化痰平喘药

化痰止咳平喘药

在中药房的木质抽屉里,在花白胡子的老中医的毛笔里,隐隐约约都蕴含着一丝药香,泥红的陶罐热气腾腾,草药的苦味和香味游魂一样,在老宅子的屋檐下弥散。

漫步在屋檐下,闻着药香,不由想起许冬林曾说过:“泽兰甘苦,是薄命红颜,车前子寒,是遭劫后的隐士,苍耳子苦,是晚景薄凉的末路英雄......”竟觉得有几分有趣。

那么今天就跟着六组同学一起走进中药的世界吧。

化痰止咳平喘药

温化寒痰药

药性温燥,主要用于寒痰犯肺所致的喘咳痰多、色白、质稀,口鼻气冷,或湿痰犯肺、咳嗽痰多、色白成块、舌苔白腻,以及痰湿阻滞经络所引起的关节酸痛、痰核流注、瘰疬,或痰浊上壅、蒙蔽清窍所致中风痰迷、癫痫惊狂等证。

半夏

辛,温:有毒,

脾胃肺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1.湿痰、寒痰证;

2.胃气上逆呕吐;

3.胸痹,结胸,心下痞,梅核气;

4.瘰病瘿瘤,痈疽,肿毒及毒蛇咬伤等

内服一般炮制后用,3~9g。本品性温燥,阴虚燥咳、血证、热痰、燥痰应慎用。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生品内服宜慎。

天南星

苦、辛,温:有毒,肺肝牌

煤湿化痰,祛风解痉:外用消肿止痛

1.湿痰、寒痰证;

2.风痰所致的眩量,中风,癫痛及破伤风;

3.痈疽肿痛,瘰病痰核,毒蛇咬伤

内服制用,3~9g。外用生品适量,研末以醋或酒调敷患处。孕妇慎用;生品内服宜慎。

白附子

辛、甘,温;有毒,胃肝

煤湿化痰,祛风止痉,解毒散结止痛

1.风痰所致中风口眼喁斜,惊风癫痫,破伤风,偏头痛等;

2.瘰病痰核、痈疽肿毒及毒蛇咬伤

煎服,3~6g,一般宜炮制后用。外用生品适量捣烂,熬膏或研末以酒调敷患处。孕妇慎用;生品内服宜慎。

白芥子

辛,温,肺

温肺化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1.寒痰壅肺,悬饮;

2.痰湿阻浦经络之肢体关节肿痛,阴疽流注

煎服,3~9g。外用适量。本品辛温走散,耗气伤阴。久咳肺虚及阴虚火旺者忌用;消化道溃疡、出血者及皮肤过敏者忌用。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腹泻。不宜久煎。

皂荚

辛、咸,温;有小毒,肺大肠

祛顽痰,开窍通闭,祛风杀虫

1.顽痰阻肺之咳喘痰多证;

2.痰涎壅盛,关窍闭阻之证

1~1.5g,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吹鼻取嚏或研末调敷患处。禁忌:非顽痰实证体壮者不宜轻投。内服剂量不宜过大,过量易引起呕吐、腹泻。孕妇及咳血、吐血者忌服。

旋覆花

苦、辛、咸,微温肺脾胃大肠

降气化痰,降逆止呕

1.痰饮壅肺或痰饮蓄结证;

2.噫气,呕吐

煎服,3~9g,包煎。阴虚劳嗽、肺燥咳嗽者慎用。

白前

辛、苦,微温,肺

降气,消痰,止咳

肺气磁实,肺气上逆,咳嗽痰多,或咯质不美,胸满嘴急等

煎服,3~10g。

清化热痰药

药性寒凉,主要用于热痰壅肺所致的痰多咳喘、痰稠色黄,或燥痰犯肺、干咳少痰、咯痰不爽,以及痰火上扰的心烦不安、痰迷心窍的中风、癫狂,或痰火凝结、瘿瘤瘰疬痰核等证。

前胡

苦辛微寒,肺

降气化痰,宣散风热

1.痰热阻肺证;

2.外感风热咳嗽有痰之证

煎服,3~10g。白前与前胡均能降气化痰,治疗肺气上逆,咳喘痰多,常相须为用。但白前性温,祛痰作用较强,多用于内伤寒痰咳喘;前胡性偏微寒,兼能疏散风热,多用于外感风热或痰热咳喘。

桔梗

苦、辛,平,肺

开言肺气,祛痰排脓,利咽

1.肺气不宣的咳嗽痰多,胸闷不畅;

2.热毒壅肺之肺痈;

3.咽喉肿痛,失音

煎服,3~10g。本品性升散,凡气机上逆,呕吐、呛咳、眩晕、阴虚火旺咳血等不宜用。用量过大易致恶心呕吐。

川贝母

苦、甘,微寒,肺心

清化热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

1.肺热、肺燥及阴虚咳嗽;

2.瘰病及乳痈、肺痈、疮痈等

煎服,3~10g;研粉冲服,1次1~2g。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浙贝母

苦,寒,肺心

清热散结,化痰止咳

1.风热、痰热咳嗽;

2.瘪疬,瘿瘤,疮痛,肺痈等

煎服,5~10g。清热化痰止咳,解毒散结消痈。

瓜蒌

甘、微苦,寒,

清热化痰,利气宽胸,

1.痰热咳喘;

2.胸痹,结胸等;

3.肺痈、肠病、乳痈等;

4.肠燥便秘

煎服,9~15g。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竹茹

甘,微寒,肺胃

清化热痰,开郁除烦,

清胃止呕

1.用于肺热咳嗽;

2.痰火内扰之心烦失眠

3.胃热呕吐

煎服,5~10g。生用偏于清化热痰,姜汁炙用偏于和胃止呕。

天竺黄

甘,寒,心肝

清化热痰,清心定惊

用于痰热癫痫,中风痰壅,小儿痰热惊风,热病神昏等

煎服,3~9g

胖大海

甘,寒。肺、大肠

清热润肺,利咽开音,润肠通便

1.肺热声哑,咽喉干痛,干咳无痰;

2.用于热结便秘,头痛目赤。

2~3枚,沸水泡服或煎服。

罗汉果

甘,凉,肺大肠

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润肠通便

1.肺热燥咳;

2.邪热伤津,咽痛失声;

3.肠燥便秘

煎服,9~15g。

海藻

咸寒,肝胃肾

消痰软坚,利水消肿

1、瘿瘤,瘰疬,睾丸肿痛

2、脚气浮肿及水肿

煎服,6~12g。

禁忌:不宜与甘草同用。

昆布

咸寒,肝胃肾

消痰散结,利水消肿

1、、瘿瘤,瘰疬等证

2、水肿、脚气浮肿等证

煎服,6~12g。

止咳平喘药

止咳平喘药。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失宣降、痰壅气逆的咳喘证。

苦杏仁

苦,微温;有小毒,肺大肠

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1.咳嗽气喘,胸满痰多;

2.肠燥便秘;

3.取宣发疏通肺气之功,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者。

煎服,5~10g。生品入煎剂宜后下。

使用注意:内服不宜过量,以免中毒。大便溏泻者慎用。婴儿慎用。

苏子

辛,温,肺大肠

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1.痰壅气逆咳喘;

2.肠燥便秘

煎服,3~10g。

禁忌:脾虚便溏者慎用。

百部

甘苦,微温,肺

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灭虱

1.新久咳嗽,顿咳,肺痨咳嗽;

2.蛲虫,阴道滴虫,头虱及疥癣等

煎服,3~9g。外用适量,水煎或酒浸。久咳宜蜜炙用,杀虫灭虱宜生用。

紫菀

苦甘,微温,肺

润肺下气,化痰止咳

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咳血

煎服,5~10g。外感暴咳宜生用,肺虚久咳蜜炙用。

款冬花

辛,温,肺

润肺下气,止咳化痰

新久咳嗽,喘咳痰多,劳嗽咳血

煎服,5~10g。外感暴咳宜生用,内伤久咳蜜炙用。

马兜铃

苦微辛寒,肺大肠

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消痔。

1.肺热咳喘,痰中带血;

2.肠热痔血,痔疮肿痛;

煎服,3~9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肺虚久咳蜜炙用,其余生用。

禁忌:本品含马兜铃酸,长期、大剂量服用可引起肾脏损害等不良反应;儿童及老年人慎用;孕妇、婴幼儿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枇杷叶

苦,微寒,肺胃

清肺化痰止咳,降逆止呕

1.肺热咳嗽,气逆喘急;

2.胃热呕吐,哕逆,烦热口渴。

煎服,6~10g。止咳宜蜜炙用,止呕宜生用。

桑白皮

甘,寒,肺

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1.肺热喘咳;

2.水肿胀满尿少,面目肌肤浮肿;

3.本品还有清肝降压、止血之功,可治肝阳肝火偏旺之高血压病及衄血、咳血

煎服,6~12g。泻肺利水、平肝清火宜生用;肺虚咳喘宜蜜炙用。

葶苈子

苦、辛,大寒,肺膀胱

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1.痰涎壅肺,喘咳痰多,胸胁胀满,不得平卧;

2.水肿,胸腹积水,小便不利。

煎服,3~10g,包煎。

白果

甘、苦、涩,平;有毒,肺

敛肺平喘,收涩止带,固精缩尿

1.喘咳气逆,痰多;

2.带下,白浊,遗尿尿频

煎服,5~10g

禁忌:本品生食有毒。不可多用,小儿尤当注意。

今天的学习先到这里啦!

小组成员:王乐,曹光东,张馨元,尤雪瑶,陆继鑫,韩朋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xtougaoz.com/gxzl/53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