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方诊疗三十年》大塚敬节著王宁元译
《汉方诊疗三十年》是大塚敬节先生自一九ニ七年医院起至一九五八年的三十年间临床医案的精华,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大塚先生的学术历程,其学术性和史料价值都很高。通过阅读该书,我们可以感觉到大塚先生在汉方医学尤其是在仲景学说理论和临床方面的高深造诣,体会到他对证与脉的理解与重视,学习到他对诸多方剂独到的运用经验。书中所选病案既反映了大塚先生独具慧思、良效迭出的丰富临床经验,也有一些治疗过程并不顺利,用他自己的话就是“不高明”,甚至“赧颜”的记录,这种求实认真的治学态度,科学诚实的精神,更显大家之风范,令人高山仰止。
(语音对应的文字在正文)
黄连解毒汤
温清饮
泽泻汤
女神散
肾气丸
桃核承气汤
三物黄芩汤
多血质妇人发生的子宫出血
患者为二十二岁的处女,身体一直健康,但从二个月前出现子宫出血,经妇产科医生治疗,出血还是未能止住。每天注射止血剂,也未见效果。在某妇女杂志上看到芎归胶艾汤治疗子宫出血有良效的介绍,经某药店调剂而得到该药物,但服用后出血反而加重,吃惊之余停止服用,遂邀我往诊。
患者血色尚好,面颊带红,全然不像持续出血二个月的病人。子宫出血很重,不能外出,但并无腹痛,感觉轻微腰痛。食欲如常,大便一天一次。另外有头面轰热感。
腹诊,腹肌无特别紧张之处,也无肿物和压痛。
我投予温经汤治疗,服药两天后,出血反而增加。于是进一步问诊得知,该患者属于多血质体质,即使冬天也不愿意穿上布脚套,会觉得不舒服,并且有经常发生鼻衄的毛病。这时我结合患者血色尚好、头面轰热感等症状考虑,改投黄连解毒汤。服药当天,出血减少,二天后出血便完全止住了。
一年后,患者又出现闭经两个月,投予桂枝茯苓丸,月经很快得以恢复,其后身体健康。又过了两年,患结核性腹膜炎,经当归建中汤治疗约三个月而痊愈。后来结婚,但十年来一直未曾妊娠。
伴高血压的胃溃疡患者
患者为五十岁男性,嗜烟酒,三个月前被诊断为胃溃疡。
主诉上腹部疼痛,空腹时隐隐作痛,吃甜食后泛酸水,大便呈黑色,潜血反应为强阳性。
腹诊,脐上四厘米有一处对按压敏感的部位。上腹部紧张,脉弦大,血压/98mmHg。
我投予黄连解毒汤加钩藤黄芪,服药后胸腹感觉通畅舒适,疼痛缓解。患者每周来诊一次,测得血压如下,/90mmHg,/80mmHg,/88mmHg,/82mmHg。
血压处于安定状态,服药三至五周后,潜血反应为阴性,自觉症状消失,患者又回到了原来的工作状态。但可能是工作负担过重,其后的血压变化如下,/92mmHg,/88mmHg,/96mmHg,/82mmHg,/90mmHg,/84mmHg,/86mmHg,/84mmHg。
后来停药一年余,血压为/88mmHg。
另外,该患者在服药开始时戒烟,少量饮酒。
慢性溃疡性口腔炎患者
一九五四年八月三日初诊,五十六岁男性。中年时起经常出现口腔炎,曾三次手术治疗扁桃体周围炎。这次口腔炎从十个月前加重,舌的边缘和口唇内侧不断生出大豆和赤小豆大小的溃疡,根本就没有完全治愈的时期。为此也戒了烟,平时多食则体重增加,但现在则消瘦。
脉浮大,血压/96mmHg,大便每天有,但有轻度便秘倾向。腹诊,上腹部有轻度痞塞感,有抵抗,即存在心下痞硬。
我投予了黄连解毒汤加甘草2.0克,一周后溃疡便愈合了。其后偶尔有溃疡出现,也很快治愈。三个月后,溃疡便不再出现。但是患者觉得服用该药物后身体的感觉很好,便说为增进健康,要坚持服用下去。最终服用了三年。其间发生过眩晕、偏头痛等症状,也未更改处方。大概与此有关吧,血压也保持在/80mmHg左右,身体很健康。
主诉项部紧张、头重和失眠的患者
十七岁少年。因颈项部强凝、头重、失眠而来诊。颜面泛红,如醉酒貌。肩凝很重,大便三天一次。足有热感,乏力。测得血压/60mmHg,胃部有振水音,但无腹肌紧张。
我投予了黄连解毒汤加钩藤、黄芪治疗。四五天后睡眠明显好转,颈肩部强凝消失。但二三个月后又出现相同的症状,再投原方,很快便好转。数月后又主诉前症状而来诊,这时才清楚了患者的发病规律,即这些症状于每学期考试前发生。于是嘱其在症状解除后仍继续服上方一段时间。由于不断测量血压,患者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血压偏高,这期间收缩压最高为mmHg,最低为mmHg。在持续服药三个多月后,上述症状的发生便停止了。
尿蛋白阳性的高血压患者
患者为颜面泛红的三十六岁妇人。以血压升高于一九五二年七月二十日来诊,测得血压/mmHg,心脏肥大,快速走路时胸闷不适。其他有头痛、肩凝、失眠和便秘等症状,月经不调,常错后。尿中有少量蛋白。
我投予了温清饮加钩藤3.0克、大黄1.0克治疗。服药后,每天有大便,感觉很舒畅,头部感觉清爽。
治疗第十五天的血压为/90mmHg,第三十二天为/0mmHg,再二十天后为/0mmHg。
其后经常派人来取药,患者本人未再来诊,不知是何时停止用药的。
三年后,该患者因腰痛又来诊,测得血压为/84mmHg,尿中蛋白阴性。像该患者这样血压值为0的情况经常见到。
肾炎继发高血压患者
三十六岁妇人,诉血压升高,于一九五四年十月二十九日来诊。
脉弦大,心脏肥大,主诉头痛、失眠。月经不调,有便秘倾向。肩凝,尿蛋白阳性。血压为/mmHg。
腹部有弹力,脐部可触及悸动。
我诊断为肾病继发性高血压,投予温清饮加钩藤治疗。二十天后血压为/90mmHg,感觉也好转。其后的二个多月,只是派人取药,患者本人未再来诊。三个多月来诊时,血压为右侧/0mmHg,左侧/0mmHg。后来断断续续服药约十个月左右。
直到一九五五年二月十五日,患者一直未来诊,但经常介绍一些病人就诊,所以想象着其健康无大碍。但这一天来诊时的述说却并非如此。
今年的一月曾患感冒,其后出了一次荨麻疹,经治疗而愈。但进入二月份,又患感冒,医生说已不是单纯的感冒,遂从一月上旬至二月,每周二次注射链霉素。可是从数日前,开始出现身体悬浮的感觉,视物有二层甚至三层重影,便停止注射链霉素。其他症状有失眠、肩凝,月经量少,易腹泻,该日收缩压为mmHg,尿蛋白阴性。
对于这种状态,我首先投予了泽泻汤。泽泻汤是《金匮要略》的处方,由泽泻和白术组成,以“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为应用指征。我考虑该患者身体悬浮、视物重影的症状即冒眩的一种。服药后,身体悬浮的感觉即消失,约二周后视物重影也消除了。但失眠和头重仍然存在,于是改投女神散。服药后能够安然入眠,但又出现眩晕、手足浮肿、腿脚无力等症状。又改方为清暑益气汤,则又出现便秘、头面轰热感、腰腿凉和失眠,血压为/60mmHg。便又改回到五年前使用过的温清饮加钩藤治疗,遂完全好转。后来我考虑,如果这次不使用泽泻汤等,而直接投予温清饮是否会更妥当。
肾脏结核术后血尿不止的患者
患者为三十一岁男性,初诊于一九五二年八月一日。
该患者于一九四七年患肾脏结核,行右侧肾脏摘除术,术后至今血尿不止。患者的兄长是一名医生,为其进行了详细周到的检查和治疗,血尿仍然存在。出血部位在膀胱括约肌附近,形成了溃疡,经久不愈,持续出血。
对于这种状态,患者考虑汉方治疗,从某药剂师处得到猪苓汤、八味肾气丸、芎归胶艾汤等药物,还是不见效果。
患者目前最感痛苦的是尿频、尿痛。虽然每次程度不同,但均有肉眼血尿。
患者处于严重的神经质状态,近乎绝望。我告诉他一定会治好,给予了五淋汤。但服药七天后,症状无任何变化,诉排尿结束时尿道非常疼痛,并且有时出现尿失禁。每隔15~30分钟排少量尿一次,左肾区疼痛,并有37.2~37.3℃的低热。
对此,改投温清饮加泽泻、猪苓、茯苓各3.0克,甘草2.0克。服药后排尿痛减轻,血尿也减少。从八月九日至十月七日持续服药,排尿痛基本上消失,肉眼血尿也只是有时出现。排尿次数变成一小时左右一次,夜间可以保持到三小时左右一次,基本上可以进入睡眠状态。
但十月十八日早,患者家里来电话,说从昨天下午起患者一滴尿也没有,很痛苦,便请医生导尿。但导尿只能解决暂时的问题,并且会使刚治好的膀胱溃疡恶化。所以很担心,问有无使尿道畅通的药物。
我曾经对于因膀胱结核而尿闭的患者使用肾气丸合桃核承气汤获得治愈效果,便给予了上方,大黄0.7克、芒硝1.0克。服用该药一个小时后,便自然排出少量尿液。二三天后,排尿通畅了。但是停药后仍然有尿闭的倾向,于是持续服药约十个月。
以后该患者每年寄来贺年卡,说自己完全治愈了,身体健康。
手足烦热而失眠的患者
患者为三十三岁女性,于四年前分娩后出现失眠,多方治疗无效。当问及失眠的具体情况时,告知手足心发烧、烘热,因此感觉难受而不眠。但如果没有手足烦热时则能够入睡。余无不适。
投予三物黄芩汤治疗。
服药一周后来诊,已能睡六七个小时,手足烦热也好转,很高兴。
尾台榕堂(-,日本江户时期医家---译者注)云:“三物黄芩汤治每于夏季手心和足心烦热,夜间加重,因而失眠者。”
脚癣(汗疱状白癣)
脚癣,俗称脚气,用麻杏薏甘汤、薏苡附子败酱散、防风通圣散、十味败毒汤等治疗大都好转。该病例为使用三物黄芩汤获得良效的验案。
患者为二十二岁妇人,数年前起两侧手足患脚癣,表皮干燥,多处皲裂,瘙痒,疼痛,有时甚至无法穿鞋。曾用多种方法治疗,均未见好转。大小便、月经、食欲均正常,余无不适。
初用麻杏薏甘汤,后改投十味败毒汤,均无效。服药一个月后,患者诉严重口渴,遂投予十味败毒汤加石膏,口渴仍未好转。考虑这种口渴并非应用地黄剂指征的口渴,便使用了三物黄芩汤。服药后,口渴止,手足干燥缓解,疼痛减轻,身体很轻快。后来我曾用消风散治疗脚癣获效,消风散中也配有地黄和苦参。
三物黄芩汤在内服的同时,也可用药汁湿布外敷患处。此时苦参量宜增至三倍。
(待续)
王宁元博士《伤寒派腹诊》开课通知
开课时间:
11月1日~11月3日(3天)
开课地点:
厦门颐璟花园酒店
学费:
新学员元
(发票需交3%税费)
课程表
(课程安排以实际授课为准)
朔本岐黄
○
正源国医
○
一针一药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