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夏天的时候,小花经常听大人们说起“香港脚”,那到底什么是“香港脚”呢?
“香港脚”又称脚气、脚癣、足癣;
是足趾间、足跖、
足跟、足侧缘的皮肤癣菌感染。
“香港脚”名称的由来
“香港脚”的名称来源与驻港英军有关,清政府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后,割让香港给英国。
由于英国人习惯在相对干燥的欧洲生活,来到潮湿闷热的香港,加上沉厚不透气的军靴,很多军人的脚掌都患了不明皮肤病,长了许多细小的水泡,有些红肿化脓,奇痒难忍,但欧洲医生从未见过此种病,就将其视为香港的一种流行病,并命名为“香港脚”。
病因
本病主要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和絮状表皮癣菌等感染引起。其中红色毛癣菌占50%以上。
传染方式
本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染,与患者者共用鞋、袜、洗脚盆、擦脚布等是最常见方式,卫生条件不好的洗脚店修脚刀也可相互传染。
因此,即使未去过香港,也会得“香港脚”哟~
临床表现
1水疱鳞屑型
多发在夏季,表现为趾间、足缘、足底出现米粒大小,深在性水疱,疏散或成群分布,疱壁较厚,内容清澈,不易破裂,相互融合形成多房性水疱,撕去疱壁,可见蜂窝状基底及鲜红色糜烂面,剧烈瘙痒。
2糜烂型
表现为局部表皮角质层浸软发白。由于走动时不断摩擦表皮脱落,露出鲜红色糜烂面;严重者趾缝间、趾腹与足底交界处皮肤均可累及,瘙痒剧烈,多发于第3、4、5趾缝间。常见于多汗者。
3鳞屑角化型
症状是足跖、足缘、足跟部皮肤脚趾增厚、粗糙、脱屑,鳞屑成片状或小点状,反复脱落。
治疗因类型而不同
足癣根据类型不同可用不同治疗方法。主要是外用抗真菌和剥脱皮肤角质层的药。
对于不一样类型的足癣,或足癣的不同阶段,通常都会使用不一样的方法进行治疗,如含水杨酸的药物适用于角质型的足癣,而后期角质剥脱后宜使用抗真菌软膏。
可能大家会有一个疑问,那是不是只要治好了,就不会反复发作了呢?其实并不绝对呢~以下的4种人群,要小心足癣顽固易发哟~
1
有基础性疾病,如糖尿病。
2
治疗不彻底,再次复发。
3
治好后被重新感染。
4
患者同时存在灰指甲(甲癣)。
1不要乱用药
足癣用药最关键的是应按照分型进行连贯正规的治疗。切勿自行盲目治疗,常常使病情延误和加重。尤其要注意治疗足癣不能单纯使用激素类软膏,否则,皮损会泛发、加重。
2用药疗程要足够
有人认为“足癣治不好,更不能断根。”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足癣的损害在皮肤最表层,只要用些抗霉剂和剥落皮肤角质层的药,足癣是完全能够治愈的。
不少病人,虽然经过治疗,尚未完全治好,其原因在于:思想上不重视,认为足癣是小毛小病,治不治关系不大,于是病重时或空闲时用些药,好转后或工作忙时就停用了,未能坚持到底;治疗方法也不对头,不痒了,就认为好了,即停止用药,结果当然治不好。
足癣是一种慢性感染,真菌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几次用药后症状可得到缓解,但真菌未完全杀死。皮肤的代谢周期为28天左右,用药时间至少要坚持四周以上。最好进行真菌检查及培养,连续三星期都是阴性才算治愈。
3对于足癣以外的癣要同时治疗
如只治足癣,不治甲癣,反过来,甲癣又再引起足癣。
4不能只治不防
对袜子、毛巾、床单和被罩等日常生活物品进行彻底消毒。洗涤时要与其他人分开,且使用消毒水,洗完要用开水煮沸10分钟后再进行晾晒。
如家中有生足癣的人,不同时治疗,互相穿用鞋、袜、共用脚盆、脚布等或治愈后不注意消毒,结果还是复发。
5严重时应服药治疗
对于顽固的足癣,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可以给予口服药。但要注意,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口服抗真菌药物效果虽好,但肝功能不良者忌用。
得了“香港脚”也不用太担心,切忌乱用药,应该第一时间咨询专业的医生给予建议~如果有其他皮肤问题想咨询的小伙伴们可以点击下方的留言区进行留言哦~
Bye~
/健康
您的健康,花城守护
/护肤
学会这招,再也不用担心戴口罩起痘痘啦
前来就诊的朋友可通过医生的联系方式(电话或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