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最可怕的是各种并发症。数据显示,糖友发病后的10年左右,30%~40%的人会发生至少一种并发症。高发率背后同时存在的是高死亡率。WHO数据显示,糖尿病并发症死亡率高达43%。其中,由心脑血管病变导致的占比50%,肾病变导致的占比10%。即使逃脱了死亡,更大概率的是残疾。糖尿病患者95%以上会并发视网膜病变,而这已经是四大致盲原因之一。而因糖尿病足造成的截肢占非外伤性截肢的85%以上。
高死亡率、高致残率,让糖尿病并发症成为糖尿病朋友们的“催命符”。为了能够让糖尿病朋友能够最大可能的避免糖尿病并发症造成的严重后果,让大家更清楚的了解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特点以及早期症状,能够建立高度的预警意识,非常重要。
糖尿病肾病
一级预警
危险因素:患病5年以上、血糖控制不好、高血压、高血脂、
表现:检查发现肾小球滤过率升高。
二级预警
危险因素:患病10年以上
表现:检查发现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出现微量白蛋白尿。
三级预警
危险因素:患病15年以上、年龄大于60岁
表现:身体水肿、出现大量白蛋白尿。
糖尿病足
一级预警
危险因素:60岁以上、血糖控制不好、高血压、高血脂
表现:走路脚疼、脚麻、皮肤发凉、鞋子不合脚、有鸡眼、老茧、干裂、脚癣。
二级预警
危险因素:足部有伤口,但可以愈合;
脚部变形,足弓变高、
足部肌肉萎缩、脚却趾像鹰爪;
表现:有糖尿病眼病或糖尿病肾病。
三级预警
表现:足部伤口久不愈合、溃疡、
伤口发臭;脚趾发黑。
糖尿病眼病
一级预警
危险因素:患病5年以上、血糖控制不好、
高血脂、高血压、吸烟、饮酒、
表现:眼底检查异常但没有眼晴不舒服、
视力有4.8(0.63)以上。
二级预警
危险因素:患病10年以上、出现头晕、头疼、眼痛、看不清东西;
表现:视力低于4.8(0.63)或者出现突然地视力下降。
三级预警
危险因素:患病15年以上、失明。
糖尿病神经病变
(按照危险程度分级)
一级预警
危险因素:60岁以上、血糖控制不好、
表现:麻木、疼痛、皮肤干燥或多汗
二级预警
表现:吃饭后恶心、胀气、腹泻、便秘;
排尿出现尿不出、尿失禁;
腿部肌肉萎缩、抬腿无力;
男性勃起功能障碍。
三级预警
表现:安静时心跳快(90~次/分)
突然站起来头晕、眼前发黑
出现胸闷、心悸,甚至猝死。
糖尿病是全身性疾病,随着糖尿病的严重化,全身器官都会逐渐受影响,除了上面四种最主要的并发症以外,消化道系统、肝脏、听力系统等也是常见的并发症所在,比如胃轻瘫、脂肪肝等等。
如何预防并发症?
预防要诀:
越早越好!
全面预防!
不要等到糖尿病并发症已经出现才开始重视。如果是糖尿病早期,你就已经发现自己得了糖尿病,那时候就应该提前做好各种并发症的预防工作。一旦拖到各种并发症已经开始出现才着手,那是治疗了。
这也就强调,对控血糖以及糖尿病治疗的重视程度,一旦发现糖尿病,就要认真对待,及时治疗。
同时,糖尿病具有“全身性”,所以要求糖尿病朋友坚持全方面的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常常与血糖管理不好、高血压、高血脂有关。所以糖友们在积极控糖的同时,还要保持血压、血脂等其他各项指标的健康。适量的、规律性的运动,营养均衡、符合要求的饮食、良好的作息习惯,都是十分必须的!
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发症
为了预防各种糖尿病并发症,定期检查是不能忽视的!
血糖监测
这自然是最为基础的检查,我建议糖尿病朋友有条件的话最好坚持每天使用会好血糖仪检测血糖值,坚持规律性的、长期的监测,能够更好的观察、分析糖尿病发展情况。
正常:每天检测1次。
异常:一日数次。
查身体基本状况血脂、尿酸、电解质、肝功检查项目: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电解质、肝功能等。
正常:每年筛查1次。
异常:积极干预。
筛查是否有并发症明确是否患有糖尿病眼病初步检查:去眼科检查视力、扩瞳查眼底。
正常:每年检查1次。
异常:做进一步检查。对于眼底病变可疑者或有增殖前期、增殖期视网膜病变者,需进一步做眼底荧光造影。
明确是否并发冠心病、高血压初步检查:标准6导联心电图、卧位和立位血压
正常:每年检查1次。
异常:做进一步检查。疑有心血管病变者,做心脏超声、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及24小时血压监测。
明确是否有糖尿病肾病初步检查:尿常规、尿镜检、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或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血肌酐和尿素氮。
正常:每年检查1次。
异常:做进一步检查。有肾脏病变者,可行肌酐清除率测定。
明确是否有糖尿病神经病变初步检查:四肢腱反射、立卧位血压、音叉振动觉或尼龙丝触觉。
正常:每年检查1次。
异常:做进一步检查。怀疑有神经病变者,需做神经肌电图检查、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痛觉阈值测定等。
明确是否有糖尿病足病变初步检查: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情况和缺血表现、皮肤色泽、有否破溃、溃疡、真菌感染、胼胝等。有无足麻木、疼痛、蚁行感等异常感觉症状。
正常:每年检查1次。
异常:做进一步检查。有下肢缺血者,可行多普勒超声检查、血流测定、肱动脉与足背动脉血压比值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