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正在为孩子总是咬手指发愁,那么建议你认真看下这篇文章。
第90篇原创
01
▼
令父母烦恼不已的不良习惯
“我儿子没事总喜欢咬手指甲是怎么回事?”一位妈妈在育儿群里询问。
问题一抛出,立马引起好几位妈妈的热烈讨论。她们也曾有过类似的困扰,并纷纷献计献策。
比如:涂抹苦药水,打手,采取奖惩措施等等。
儿童时期咬手指甲其实是蛮平常的事情。
我记得小学有个同桌就经常把手指甲连带周边的皮肤咬得鲜血直流,看得人触目惊心。
咬手指确实是一个不好的习惯,不仅不雅观,不卫生,而且长期咬指甲,还会导致指甲变形,影响手部美观。
但父母打了打了,骂也骂了,孩子自己也烦恼,但就是改不掉。
谁在小时候没咬过手指甲呢?幼年时期,这是一件极为平常的事情。只不过,大多数人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这一习惯,而有些人则会持续到成年后,变成咬甲癖。
咬手指这事,可大可小。做为家长,既不必过份紧张,也不要病急乱投医,胡乱使招。
了解一下孩子为什么要咬手指甲背后的心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更好的帮助改变行为。
02
▼
咬手指背后隐藏的心理学原因
心理学理论认为,所有行为背后,都有其心理动机。
为什么孩子明明知道咬手指甲是一种不好的行为,还屡教不改,无法克制呢。
令人费解的习惯背后,可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原因:
1、应激反应:
人在出现情绪紧张,焦虑不安或感到压力时,会下意识的去咬指甲来缓解这些负面情绪。
咬手指是一种压力下的应激反应。因为咬手指的动作有点类似于婴儿期吸食母乳,是口欲期的一种自我满足。
这种被唤起的满足感可以舒缓和镇定紧张和焦虑情绪,所以很多孩子会在紧张焦虑、空虚无聊或嘴馋饥饿时下意识的去咬手指甲。
2、表达情绪:
指甲在人的原始潜意识中代表着一种具有攻击性的武器。
咬指甲通常是因为孩子的攻击性不被允许,于是将愤怒转向自己。用咬烂手指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愤怒。
3、强迫行为:
强迫行为是指有意识的强迫动作和反强迫思维同时存在。
孩子不想咬,却忍不住咬。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已经构成了一种强迫行为。
父母家长一直提醒孩子不要咬手指,孩子也不断自责自己的这一行为,这一系列的动作,其实都是在潜意识里不断的强化咬手指这件事。
于是这件不断被强化的事情就不断的以行为的方式呈现。
3、过渡性客体:
“过渡性客体”是一个心理学上的专有名词,由著名的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
“过渡性客体”是由婴儿创造的,具有母亲的慰籍特征,它可能是个玩具,也可能是一块毯子,也可能是一件衣物,也可能是一个声音、动作。
在这里,咬手指甲也可以被理解为是一个过渡客体,它代表了孩子精神世界中母爱的存在。
过渡性客体代表了母亲,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现实中的母亲,是孩子内在想象的母爱的存在。
它有着同母亲的慰籍相联系的特质,可以帮助婴儿使用这种方式来对抗焦虑和抑郁情绪。
过渡性客体给了孩子心理发展的一种缓冲期,有助于孩子独立性思维的形成,也帮助他拉开了现实与想象的距离,与现实母亲维持一个良好的关系。
过渡性客体在孩子的心理发展过程中会起到重要的替代性作用,但这个作用会随着孩子心理发展的成熟,说不要就不要了。
过渡性客体在每个人生命中存在的时间长短是不一致的,有可能是几天,几周也可能是几年,十几年。
03
▼
如何帮助孩子改掉这个不良的习惯
咬手指甲的确不好,但如果家长认为这仅仅只是孩子的习惯和态度问题,那么纠正起来,往往会费劲很多。
咬手指甲的孩子通常比较缺乏安全感,通常与不良的亲子关系有关。
如果,你的孩子长期咬啃手指而无法阻止,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下尝试:
1、日常生活:
及时帮助孩子修剪多余指甲,不给牙齿咬的余地。
找到孩子咬指甲的触发点。一般会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容易发生?找到原因。
帮助孩子找个替代物。让手或嘴忙起来,比如手上握个压力球或嚼嚼口香糖等转移注意力。
2、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诸多行为问题的良药。
父母向内找自己的原因,不要把自己太多的焦虑投射在孩子身上。
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时,不要着急批评,可以采取阳性强化法进行纠正。既当不良行为出现时,漠视它,不做任何反应。而当好的行为出现,比如孩子没有咬手指时,及时的给予正面积极的奖劢。奖劢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鼓劢。
另外,我觉得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给足孩子能够感知到的爱。关于如何爱孩子,可以看我以前的文章。
父母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爱?(内附方法)
育儿的过程,也是一个育已的过程。如果你想真正的爱孩子,改变和升级自己的育儿观念,欢迎加入公益成长群“幸福妈妈心灵成长小组”,在这里,我们相伴成长。
后台回复“幸福妈妈“获得入群途径。
-THEEND-
作者:黄鹂,又名真水无香。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和计划青少年心理师,专注于儿童心理和青少年成长。
推荐阅读
孩子做噩梦,怕鬼,怎么破?
咨询师家的孩子会怎么样?会更优秀吗?
2岁半宝宝近视度!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危害远比这大得多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