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中医治疗脚气的几个小偏方
脚气是脚癣的俗名,临床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一种是糜烂型脚气:好发于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初起趾间潮湿,浸渍发白或起小水泡,干涸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有奇痒,易继发感染;
一种是水泡型脚气:好发于足缘部。初起为壁厚饱满的小水泡,有的可融合成大泡,泡液透明,周围无红晕。自觉奇痒,搔抓后常因继发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一种是角化型脚气:好发于足跟。主要表现为皮肤粗厚而干燥,角化脱屑、搔痒,易发生皲裂。本型无水泡及化脓,病程缓慢,多年不愈。
针对不同的症状类型,医院说这个治脚气最有效的偏方也有区别。
1、糜烂型脚气,可选用枯矾、黄柏、五倍子、乌贼骨等任一味研细末,每晚洗脚后撒于糜烂患处。
2、水泡型脚气,可选用苦参、白藓皮、马齿苋、车前草各30克,苍术、黄柏各15克,每日煎洗1-2次。
3、角化型脚气,选用白凤仙花或者皂角、花椒等任意—种,放于上好米醋中浸泡24小时,每晚睡觉前先用温水泡脚至角质软化,然后以棉签蘸醋涂抹。
4、顽固性脚气,用陈醋一瓶(克),大蒜数瓣,明矾10克;将大蒜和明矾一同放入陈醋中浸泡3天以上。然后用这个醋浸洗患处。
推荐专家:杨年明
★中华医学会皮肤顾问
★中国皮肤病协会名誉顾问
杨年明主任,男,医院皮肤科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李长恒教授。从事皮肤性病科研及临床工作40余年。年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曾在华西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皮肤性病科临床进修两年。后医院尚功国教授。
杨年明主任始终坚持标本兼治,倡导疾病诊疗分型分诊,在准确把握疾病病理、诊断及转归的基础上,注重中医药的作用,采用中医辨证施治,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在治疗牛皮癣(银屑病)、神经性皮炎、痤疮、寻常疣、湿疹、脱发、灰指甲、前列腺疾病、不孕不育、性功能障碍等常见皮肤病及男科泌尿疾病有着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