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头癣治疗
水疱型脚癣
脚癣治疗方法
治疗脚癣
脚癣症状
股癣治疗

家庭医生ldquo脚气不能治,治好了

陈先生因“左侧小腿红肿痛伴发热”来皮肤科门诊就诊,他告诉接诊的医生每年都要发作好几次,之前症状较轻,自己到药店随便买点消炎药就会好转,但这次吃了几天药没有好转,红肿反而更加严重,疼痛明显还伴有发热。医生检查后发现患者还有严重的“脚气”,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触痛,同时化验结果显示,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升高。

医生明确诊断为丹毒(民间俗称流火),并及时给予治疗。同时告诉他,造成反复发生炎症的祸根是“脚气”。为杜绝复发,必须彻底治疗。陈先生听后似乎不以为然,并振振有词地说:“脚气不能治,治好了要生病”。其实这完全是——

错!误!观!念!

大多数人认为,“脚气”无非就是脚痒、起水泡、脱皮,对健康没多大影响,更不会危及生命,甚至有些人和陈先生一样,认为“脚气不能治,治好了要生病”,因此就不治疗,干脆任其存在,甘心与其“和平共处”。

皮肤科专家提醒,“脚气”危害大,而且易传染,应该及时进行正规的治疗。

何为“脚气”

“脚气”是足癣的俗名,也称“香港脚”。其病原体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它是由浅表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皮肤病,表现为水疱、脱皮、脚趾缝发白、皮肤干燥、开裂,瘙痒等,感染趾甲会引起趾甲肥厚浑浊,也就是俗称的“灰指甲”。其他还有手癣(俗称鹅掌风)、体癣、股癣、头癣、花斑癣(又称汗斑)等等。

为何会得“脚气”

“脚气”大多经间接接触感染,主要来自公共浴池及游泳池的公用拖鞋、擦脚布和修脚工具。混用鞋袜等也是传播途径。家庭成员中只要有一个人患足癣,其他人员则很难幸免。真菌感染也需要一定的局部环境,即温暖与潮湿。脚汗多,脚趾短粗,趾间间隙很小,穿鞋过紧,穿鞋不透气等,都是易感因素。此外,身体免疫力降低、肿瘤化疗或长期使用皮质激素者,都容易感染或加重“脚气”。

“脚气”治愈了,真的会生病吗?

“脚气好了要生病”,是老百姓认识上的误区。有利于“脚气”致病菌生长和繁殖的条件是温暖和潮湿。而老百姓通常所说的生病,大多是指发热和全身不适等。发热时体表温度升高,局部环境使得真菌活动受到抑制,足癣的病变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所以也感觉不到瘙痒什么的。由于因果关系的颠倒,才产生这种错误的认识。

还有人认为病变引起的表皮破损是体内“毒气”的出口,治好了“毒气”就出不来,则更是无稽之谈。足癣引起的剧烈瘙痒不仅会影响休息和工作,而且因搔抓、烫洗等刺激引起感染,可继发真菌性湿疹、丹毒、皮肤感染,甚至引发败血症等而危及生命。足癣也是造成足皲裂、“灰指(趾)甲”和其他部位皮肤癣的重要原因,所以必须积极治疗。

脚臭就是“脚气”吗?

人们常把脚臭和”脚气”混为一谈。需要明确脚臭不等于“脚气”。脚上散发出难闻的味道是脚臭。在多汗、袜子非纯棉、穿鞋不透气等条件下,脚上的细菌大量繁殖分解角蛋白,再加上汗液中尿素、乳酸等产生脚臭。脚臭可能是“脚气”,但不是所有的脚臭都是“脚气”。“脚气”也未必都有脚臭。主要诊断检查是否有真菌。

如何治疗“脚气”?

有不少患者患“脚气”后就到药店自行购买一些药膏、药水擦擦,希望能找到一种灵药,能一次“药到癣除”。但结果几乎都没能如愿,更有甚者,由于用药不当加重了病情。目前治疗足癣的药物很多,需要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及病变的轻重缓急来选择药物,也可外用或内服。基本原则必须从疾病的实际情况出发。所以建议“脚气”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

客观地讲,足癣治疗并不难,难的是如何防止日后的再感染。应针对病因纠正某些不良的习惯。治疗期间还应注意对浴巾、脚布和鞋袜等进行曝晒消毒。

(作者皮肤科李胜华主治医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tougaoz.com/sbxjx/5771.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