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有这样一种果子
吃起来“先苦后甜”
它就是
余甘果余甘果
又叫牛甘果,牛甘子,因为它吃起来先苦后甜而得名。目前市场上也有野生牛甘果卖和水果型牛甘果两种。与野生牛甘果相比,水果型牛甘果具有果大、肉厚、纤维少、营养丰富、产量高、效益好等特点,而且吃起来更加甘甜爽口。
来到一片果园
远远地看见远处林子地一片新绿,
几个妙果儿正搭在绿叶之间,
有如神来之笔,
馋得满口得唾津直往下咽,
脚上地路像是添了海绵,
轻快了许多
但一哥可不管什么景致美不美
伸手就要破坏这和谐之景
耳边响起果农对余甘果的传说
简单却是深入人心
余甘果叶绿,无柄,很象羽状复叶。其花小,单顶丛生,黄色或乳白色,花期和果实成熟期依类型和地区和不同,花期有春开一次,春秋两次花和四季开花集中情况,花期约1-1.5个月。
摘下一篮果子
随手便剥开
▼
余甘果肉
表皮光滑,果肉半透明,果肉呈淡黄色或者赤黄色比较甘甜,如果你第一口吃余甘果,你不一定会爱上它,因为第一口咬下去,是苦涩的味道,你可能毫不犹豫想要扔掉。可是当你继续品尝咀嚼的时候,反而能感受到它美妙的清甜,回味甘甜。
一碟清水冰块将之冰镇
随手用牙签挑起
一颗余甘果放入口中,
慢慢含着,
起初冰凉的感觉沁入舌苔,
进而苦涩的滋味刺激着味蕾,
余后的甘甜令人回味。
也许,这个过程,
也该是品味一阙词的过程吧~
在品味的过程中,
热情的果农对余甘果
如数家珍的解说,
让人对余甘果渐渐沉醉
营养价值与功效具有丰富的维生素C、E、B等多种微量元素及矿物质,同时还含有人体所需的14种氨基酸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丰富的有机硒,尤其是维生素C,每克鲜余甘果中含维生素C-毫克,比素有维生素之王的猕猴桃高4倍,比柑桔高25倍,具有多种保健医疗作用。
●预防胃癌,对乙肝、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均有很好的疗效
●治疗咽喉不适、烟酒过度、清肺热
●防癌、抗癌作用
●抗诱变、抗致畸作用
●抗炎作用,茎叶熬汤泡脚可治疗脚癣
余甘果的根、茎、叶均可入药
晒干的叶子还能用来填充枕头
做余甘果药枕的说法
在民间已经流传甚广
余甘果虽然有那么多的功效
但是也有食用禁忌
余甘果性凉,所以脾胃虚的人不宜多吃,胃炎、消化性溃疡、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者不宜多吃。
余甘果怎么做好吃?
生吃营养最好,但是比较苦涩,在贵港,一般都是腌制来吃,也用来制作蜜饯和糖果等。
腌制方法准备材料:余甘果,盐,米酒,醋
做法步骤:
(1)先把果子洗干净,用盐在果子上抹一层,注意不用抹太厚。
(2)再浸泡米酒和醋,把果子放进一个类似罐子的不透光的容器里,倒入米酒和醋的混合液,深度在没过果子1厘米的位置即可。
(3)然后就是等待,就这样浸泡至少一个月,直到再次开盖时果子变成棕黄色就好啦!
四季流转,
又一个光阴轮回
将我们抛至季节的拐角处,
朝闻布谷叫声声,
夕看晚霞映叶影。
看着窗外余甘果的枝头
一番浓绿浅夏,
一袭清风白云,
在一颗腌制的余甘果中,
享受着广西人们的最爱味道
静悠悠相伴流年
于自然的浩渺中,安然而祥和
商务合作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