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脑梗后为什么需要服药?
如果你发生了脑梗(即由于大脑动脉闭塞引起的中风,见图1),你的医生为你开具的药物可预防再发脑梗。如果发生了TIA(即小中风),你的医生也会为你开具同样的处方。小中风患者发生大面积脑梗的风险很高,所以服用预防中风的药物非常重要。
药物预防脑梗的原理是什么?
脑梗病因一般见于高血压对动脉壁的损害导致颅内小动脉闭塞,其他的病因见于来源于心脏或血管内的栓子脱落,其随血液循环堵塞颅内动脉。这些栓子就像受伤后形成的止血栓子一样。它们是蛋白和血细胞聚集后变硬形成的凝胶样物质。
预防中风的药物作用就是减少血管损伤和血凝块形成的几率。
我可能需要哪些药物?
大部分脑中风患者需要服用3种或3种以上药物,3种药物看上去很多,但这些药物均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抗栓药物:预防形成血凝块、“稀释”血液的药物。
降压药物:降低血压可减少高血压对动脉壁损害,这些药物可帮助大脑获得足够的供血。
他汀类药物:这类药物可降低胆固醇,特别是低密度胆固醇(俗称坏胆固醇)。他汀类药物可以保护动脉不受损害,预防斑块形成。
若患者合并其他疾病,如糖尿病,则需要同时服用相应药物。
无论你的医生给你开具何种药物,你都要严格遵守医嘱服药(参见服药小贴士)。
服药小贴士:
对于您的多数药物,应当遵循如下建议:
每天按照医生的药物定时服药。
使用一些工具,如每日/每周药盒来帮助您服药。
把药盒放在您每天都能看到的地方。
设置服药提醒,如使用日历、智能手机、电子表或其他对您有效的方法均可。
阅读处方和药物说明。
请勿漏服药物、改变剂量、擅自假药(除非你的医生同意),因为医生给您开具这些药物时,已经考虑了您的年龄、体重、健康状况和其他用药情况。
识别药物名称、作用和服用原因,懂得用药道理的人更容易坚持正确服药。
学会识别你的药物外观(形状、大小、颜色),有时按医生处方取药时会发现某些药物与原先的外观不同了,只要新药成分与原药相同即可接受。如果你比较担心,请与医生或药师沟通。
若用药时出现副作用,请及时告知你的医生,他们可能会有办法消除这些副作用的不良影响。
若不能负担药物的费用也请告知你的医生、护士或药师,有些办法可以减轻你的负担。
将你服用的药物列张清单,一份放在家里,一份放在你的钱包里随身携带。
去看医生的时候将你所有服用的药物放在一个袋子,以便请医生或护士过目。
在服用咳嗽药、感冒药、抗过敏药、止痛药或其他药物之前,请告知你的医生。还有补品和中草药制剂。因为这些非处方药和中草药制剂可能会与你的处方药物有相互作用。
如果你在服药过程中有任何副作用或因为经济原因不能支付药费,你都需要及时向你的医生或护士告知,以便他们及时为你解决问题。
本文仅仅告诉你预防中风的一些主要药物的基本信息,其他具体信息请咨询你的医生。
预防血栓形成的药物(抗凝药)
当心脏或血管内形成血栓时,它们可以随动脉血液进入大脑而堵塞血流。抗凝药物可以阻止这个过程发生。此类药物对房颤患者特别重要,因为他们有形成血栓的高风险(图1.)。其中最常用的药物如下: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双嘧达莫
华法林
达比加群
利伐沙班
阿哌沙班
降压药物
高血压会损害动脉壁。这些损害会导致大脑小动脉闭塞。也会引起血栓形成。降压药可以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降压药物有很多种类。有些人可能需要不止一种降压药。主要的降压药物如下:
ACEI或AR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常常被归为同类药物,因为他们的作用机制类似。ACEI药物包括依那普利、卡托普利、赖诺普利等。ARB类包括缬沙坦、坎地沙坦等
钙离子拮抗剂—包括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地尔硫卓等
利尿剂—包括氯噻酮及氢氯噻嗪等。
他汀类药物
发生脑梗患者的动脉血管中一般都有脂肪沉积,称为斑块。这些斑块的成分主要是胆固醇。他汀类药物通过降低胆固醇而减少斑块破形成,也可以收缩斑块并使斑块不易破裂。
他汀类药物包括:阿托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等。
泓心医生团队:
我们以心血管疾病病防治为核心业务、同时兼顾多学科协同诊治(MDT),努力做卓越、温暖的医疗服务。
我们关怀每一位患者,为其提供专业化的医疗服务,播种希望和改善健康。
我们也致力于为医生们创造发展、创新、尊重、平等的环境。
欢迎加入我们,了解生命,呵护生命:hr
rhmg.org您还可以登录泓心医生集团网站中科医院承办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全国白癜风医学高峰论坛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