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当前新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扩大,大家对新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认识逐步提高,前不久有报道称,国家卫健委赴武汉专家组成员、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广发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被隔离治疗。他表示:“我的结膜炎很可能也是新冠状病毒引起,而且是局部结膜首发。因此高度怀疑是病毒先进入结膜,而后再到全身。如果这个推测成立,则我的防护盲点就在没有戴防护镜”。他建议:“不仅是医护人员应该全副武装,大众进入公共场合也应当佩戴防护眼镜,带有冠状病毒的唾液进入眼部非常危险。”
目前公布的新冠状病毒传播途径中,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近距离交谈、咳嗽、打喷嚏、共同进餐等,可通过戴口罩、戴护目镜、避免去人流密集地、避免与感染人群及病毒携带者接触等防护。另外也可通过接触传播,包括握手、抚摸、接触带有病毒的人或物体,带有病毒的手再接触了嘴、鼻子、眼睛,所以要避免直接接触患者或病毒携带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造成感染;接触外界环境后增加洗手次数,用肥皂和消毒洗手液搓洗20秒以上,注意搓洗指间缝、手腕等处,如无条件建议应用含酒精免洗手部消毒液、含酒精湿巾等进行手部消毒,另外特别提醒大家不要摸眼睛、揉眼睛。
人群密集的地方如商店、超市、医院等均是病毒传播肆虐之地,容易引起交叉感染。医院,如果不得不去,除了戴口罩、勤洗手,尽量配戴护目镜,做好眼部防护。虽然很多近视者会配戴近视眼镜,但近视眼镜的防护作用相对局限,很难完全防止飞沫的接触。
若出现眼痒、眼红、眼不适等结膜炎症状时不要掉以轻心,也不要过度紧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及时就诊。首先初步判断是病毒性结膜炎、细菌性结膜炎还是过敏性结膜炎。
1)病毒性结膜炎:普通感冒,流感或其它病毒感染均可引起,表现为流泪、眼痒、眼红、烧灼感等,甚至眼睑肿胀,常称为“红眼病”。这也是普通腺病毒感染与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很难鉴别的地方。病毒可能迅速传播,因此勤洗手,不要擦眼,不要与他人共用毛巾,避免去公共场所,滴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抗病毒眼药水或眼用凝胶,一般1-2周会自行好转。
2)细菌性结膜炎:通常表现为为单眼或双眼流泪、眼红,黄白色脓性分泌物较稠,与不良环境和生活方式相关。如果眼屎增多,结膜囊内分泌物聚集,可以用生理眼水冲洗,但不要用力擦拭,以免造成角膜损伤,可滴用左氧氟沙星或妥布霉素等抗菌眼药水及眼膏进行治疗。
3)过敏性结膜炎:是结膜对外界过敏原的一种超敏性免疫反应,花草、粉尘、动物毛发等可为诱因,可引起眼红、眼痒、肿胀等不适,多为双眼反复发作。治疗过敏性结膜炎除了滴用抗过敏眼药水外,最佳方法是避开致敏的物质和环境。冷敷及滴用抗过敏或免疫抑制剂眼药水来减轻肿胀、充血、止痒。
结膜炎如果伴有发热、咳嗽、乏力甚至呼吸困难者须尽早就医,以便确诊新冠状病毒感染,早期隔离治疗,防止病情加重、危及生命,更主要是防止传染他人。
任何疾病,预防是重中之重,传染性疾病更是如此,人们必须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才是预防疾病的核心。战胜疫情需要全社会甚至全人类的参与,让我们众志成城,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打好这一“战疫”!
本期作者_杨代慧(民革南京医院支部主委、眼科主任医师)
本期编辑_朱黎黎
END▼更多精彩推荐,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