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茁壮成长。谷雨时节的南方地区,“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
谷雨至,春已晚,万物生长渐旺,天气尚未尽热,而湿气已至。此时节养生当以“柔肝、健脾、去湿”为要,以助肝气升发,安然入夏。
养生要点
起居养生
春末夏初阴气渐消,阳气渐长,要早睡早起,不要熬夜,以顺应自然界“升发”的规律。
谷雨时节,尽管天气转暖,但早午温差相当大,因此早晚要注意保暖。很多人像夏天一样穿衣服,其实季节还没有到,湿气、寒气很容易从裸露的部位进入体内。老人和孩子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可适当调整穿衣层次,早晚可多穿一件衣服,防止感冒。
饮食养生
谷雨节气,人易“上火”,因此,大家在日常饮食上要特别注意食物的选择。尽量不吃辛辣燥热食物,如辣椒、生蒜、浓茶、烈酒、咖啡、大葱等,以免生热助火。更要少吃“热性水果”,如橘子、桂圆、榴莲等,以免“火上浇油”。同时也不能喝冰冻的饮料或清热类凉茶,防止进一步损伤脾胃。可以吃一些食物来清体内的热气,如红豆汤、酸梅汤以及绿茶,防止积热。
情志养生
谷雨时节自然界阳气骤升,易引动人体内蓄积的内热而生"春火"。因此,在情志、运动方面,大家应尽量保持心情舒畅,切勿遇事焦虑忧愁或动肝火。
运动养生
中医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日总给人们一种万物生长、蒸蒸日上的景象,此时野外空气清新,正是采纳自然之气养阳的好时机。
人们应根据自身体质,选择适当的锻炼项目,如慢跑、做操、打球等,也可以到野外春游,这不仅能畅达心胸,怡情养性,而且还能扩大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加出汗量,使气血通畅,郁滞疏散,祛湿排毒,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素质,减少疾病的发生,使身体与外界达到平衡。
养三脏
防伤脾:谷雨时节,脾脏多处于旺盛时期。脾的旺盛会使胃强健起来,人体的消化功能较强,有利于营养的吸收,此时应适时进食补血气的食物,但不能像冬天一样大补。但此时空气湿度大,而脾为湿土之脏,当湿邪犯脾时,反而易致脾失健运、脾胃不和,而出现食欲不佳等不适。因此,谷雨养生要注意养护脾胃,在饮食上须加以配合。 此时,适宜多吃白扁豆、赤小豆、薏仁、芡实、冬瓜、陈皮、白萝卜、藕等健脾祛湿的食材。另外,还可适当食用春季的新鲜野菜,如荠菜、菠菜、马兰头、香椿头、蒲公英等,以清热解毒、醒脾开胃。此外,养脾还需注意细嚼慢咽,平日七分饱、不食冷、少食甜,少久坐,少思虑,不逞强,有空常按足三里。祛胆热: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很多人都会出现偏头痛、眩晕、咽痛、眼红、血压升高等不适。这些问题多集中于肝胆,可以通过按摩或敲打肝经和胆经来缓解。日常要注意避免熬夜,饮食上可食用具有滋润作用的食材,如银耳、桑葚、蜂蜜等,以滋润生津、益阴柔肝,防止肝阳过亢。 补肝血:春季应肝,很多人在春季会有困倦乏力的感觉,这是因为肝血不足而导致阳气生发不足所致。对于有这种症状的人,可尝试用菊花和枸杞子加大枣和蜂蜜来泡水喝,即可有效缓解困倦劳累之感。另外,中医认为,肝脏血而能视物。长时间用眼过度不仅会影响视力,还容易损伤肝血。故而,谷雨时节最需护眼。食养准则
多选用能健脾祛湿的食材
此时人体湿气重,热气偏盛,容易上火,因此养生要注重祛湿气和防止热邪入侵。起居上要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体质虚弱的女性、患有风湿病的老人。在辨别体质的基础上,可以适当选用滋阴养肝血的食材,在养肝的同时不至于导致肝火上升。养生食材玉米须、赤小豆和薏米利水,对脾胃虚弱者有好处。谷雨时节湿气重,可以选用像玉米须、赤小豆祛湿作用强的食材,在煲汤时放入一些,也可以将赤小豆煮成粥。除此之外,薏米、茯苓、白术也是不错的选择,在祛湿的同时起到强健脾胃的作用。养生药膳有标准
1莲子蜜姜香椿鱼(北方)
1.1食药物质
生姜5克,以饱满新鲜者为佳。
莲子10克,以湖南、福建、江苏、浙江产地者为佳。
蜂蜜5克,以色泽鲜亮、无杂质者为佳。
1.2食材
鲫鱼克、香椿芽10克,面粉50克。
1.3辅料
芹菜20克,白糖20克,老陈醋30毫升。
1.4调味品
盐、调和油、料酒、胡椒粉、味精、葱、蒜末各适量。
1.5烹饪方法
1)将香椿洗净后放开水里焯一分钟,捞出后马上再用凉水冲一下,挤去多余的水分备用。
2)蜂蜜放入碗中,加入白糖和老陈醋,搅匀,制成糖醋蜂蜜汤汁备用。
3)将鲫鱼刮洗干净,斜切刀花。
4)热油锅中加入葱、蒜末,把鲫鱼投入两面煎黄,再依次倒入莲子、香椿芽,加水适量煮1小时左右,加入适量盐、味精、料酒调味,盛出摆盘。
5)将芹菜放入蒸笼中蒸30分钟,蒸熟后取出,放在鲫鱼上边,浇上糖醋蜂蜜汤汁,将生姜切细丝,铺于上边。
6)在面粉里加适量的盐和胡椒粉,加入水调成半稀的面糊。
7)将香椿芽逐个挂上面糊,下入烧热的油锅里炸至表面略显金黄色即可出锅,然后均匀摆在鲫鱼四周即可。
1.6功效
清热平肝,健胃理气,利尿除湿。
1.7适用人群
肝阳上亢,脾虚水肿者。
1.8禁忌人群
对鱼类过敏者,皮肤病患者。
2参姜菊花蒸鳝鱼(南方)
2.1食药物质
党参5克,以山西、四川、陕西、甘肃产地为佳。
生姜2克,以饱满新鲜者为佳。
菊花3克,以浙江、安徽、山东、四川产地者为佳。
2.2食材
鳝鱼克,熟火腿20克。
2.3辅料
清鸡汤50克。
2.4调味品
盐、绍酒、胡椒粉、葱、味精各适量。
2.5烹饪方法
1)党参洗净浸润后切段备用。
2)鳝鱼剖除内脏,清水洗净再用开水稍烫一下捞出,刮去粘液,剁去头尾,再把肉剁成段。
3)熟火腿切片,姜、葱洗净切片、段备用。
4)锅内加清水,下入一半的姜、葱、绍酒烧沸后,把鳝鱼段倒入锅内烫一下捞出,装入汤钵内,将火腿、党参、菊花放于面上,加入葱、姜、绍酒、胡椒粉、盐,再灌入鸡汤,用绵纸浸湿封口,上蒸笼蒸约1小时至蒸熟为止,取出启封,挑出姜、葱,加入味精,调味即可。
2.6功效
祛湿健脾,补气养血,健脾祛湿。
2.7适用人群
脾虚血亏,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头晕目眩,湿气内蕴,疲乏软弱者。
2.8禁忌人群
对鱼类过敏者,皮肤病患者。
(节选自中国药膳研究会《春季节气养生药膳指南》)来源:人民日报、中国中医药网、健康中国、广东中医药、《中医药膳食疗》、《养生漫谈:中医养生理论与实践探讨》等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或相关书籍,文章中已有说明,本文只做交流使用,不涉及任何商业利益,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需注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