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聚·匠·心
誉·行·致·远
夏季气候主要的变化特点是紫外线照射量增多、气温上升、湿度也有升高,此外各种昆虫也开始大量繁殖。
因此,很多人都害怕自己患上皮肤疾病,想要积极采取措施,却不知以下这几种疾病在夏季高发,要着重进行预防。
夏季常见皮肤病晒伤由于突然过度日晒造成,表现为日晒后3-6小时于日晒部位出现红斑、严重时可形成水疱,有明显灼痛、可有全身不适。
预防日晒伤首先应避免在强烈阳光下暴晒,应当循序渐进,逐步增加照射量。治疗一般对症即可,可外用保护剂如各种润肤剂、炉甘石洗剂、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等。
光敏性皮炎光敏性皮炎是由于一些人对紫外线过敏所致,仅见于少数人,这些人通常在日晒后1-2天后发病,皮疹多发于面部、颈部和颈前“V”形区、手背及上肢,表现为小丘疹、小水疱、自觉瘙痒,严重时非光照部位也可起皮疹,不疼痛,瘙痒明显,消失很慢。如不积极治疗,可形成慢性光敏性皮肤病。
因为此病发作与过敏体质有关,因此要注意防光,每天的9点到下午5点最好不外出,必须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一旦发生皮疹,可外用含有激素的各种软膏或霜剂。
丘疹性荨麻疹本病与蚊虫叮咬有关,如臭虫、跳蚤、虱、螨、蚊等昆虫叮咬皮肤后注入唾液,诱发的过敏反应。皮疹为绿豆至花生米大小略带纺锤形的红色风团样损害,顶端常有小水疱,有的为半球形隆起的紧张性大水疱,皮疹多发于躯干、四肢,可成片或散在,瘙痒明显。
预防此病尽量少到草丛、树荫下或潮湿、蚊虫多的地方,室内可熏蚊香,发生皮疹后可外用含有激素的各种软膏或霜剂或选择适合的口服药物。但需注意,最好不用红花油等涂抹,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过敏,反而加重病情。
足癣和股癣足癣和股癣是由真菌感染而引起的皮肤病,由于真菌喜好温暖和潮湿,因此,常在夏季加重。足癣表现为足趾间脱皮、浸渍糜烂,或足侧缘出现多数水疱,可有瘙痒,也可不痒,如不治疗,皮疹可逐渐向外扩大。股癣表现为大腿内侧、臀裂部的环状红斑脱屑,呈离心性扩大,周围常可见小丘疹,自觉瘙痒或疼痛。无论是足癣还是股癣,都有一定传染性,因此,应避免共用卫生用具如毛巾、拖鞋等,勤换鞋袜、内裤。
湿疹湿疹在夏季是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没有做好皮肤清洁或不注意饮食,湿疹会随时复发。湿疹一旦复发皮肤状态变差的情况下,还会有红疹,明显瘙痒感,让患者生活受到影响。
夏天如果长期穿不透气的鞋子,闷热潮湿一起来,脚就会脱皮、痒、长水疱,很多人误认为是脚气,其实是湿疹。防治湿疹,局部要保持干燥,用皮炎平涂抹患处,一天两至三次。要穿透气的鞋子,如布底的布鞋。因为湿疹的症状和脚癣相同,所以,治疗前要做一个真菌试验,判断到底是否属于真菌感染。
预防皮肤病做好皮肤清洁夏季出汗多,皮肤易附着细菌做好清洁能保持皮肤干燥,防止汗液浸润,也能避免皮肤潮湿,让细菌附着,并且大量繁殖,另外要对皮肤做好保湿。
做好防晒在外出时做好防晒降低紫外线对皮肤伤害,尤其是皮肤脆弱或者存在皮肤疾病的人。
保持饮食清淡多吃瓜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促进皮肤修复。
鞋子要暴晒每天穿着的鞋子要放到太阳底下暴晒杀除细菌,能降低真菌感染发生。
适当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皮肤下的毒素会通过汗液排出体外,既能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也能帮预防皮肤疾病,避免带来困扰。
不随意使用药物在感觉皮肤有不适时,切记不随意使用药物,有些会加重疾病,或者形成依赖。
温馨提示
在夏季以上这些皮肤疾病很常见,所以要重视,做好预防。另外在瘙痒时切记不能用手抓挠,会导致溃疡而带来痛苦,也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同时,有些皮肤疾病存在传染,如足癣,所以要警惕,避免交叉感染。
医案分享樊君医师
中医副主任医师。进修于北京军事医学院,曾随国内多位中医名家研习,深得其领悟。近年来致力于藏医、苗医、蒙医等民族医学的研究,在诊治皮肤、泌尿等多种疑难杂症方面疗效卓著。
皮肤疾病:各类湿疹皮炎、荨麻疹、痤疮、黄褐斑、带状疱疹神经痛、瘙痒症、牛皮癣、白癜风、皮肌炎、鱼鳞病、红斑狼疮、硬皮病等。
泌尿疾病:阳痿、早泄、性欲低下、不孕不育、前列腺炎(增生),月经不调、盆腔炎、卵巢囊肿、子宫肌瘤、肾炎及肾病综合征等。疑难杂症:老慢支、肺气肿,失眠、腹泻、便秘、头痛、昡晕,颈肩腰腿疼、乳腺增生、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各型胃炎、胃溃疡,更年期综合征症等。
神经性皮炎顽癣
文某,女,26岁。患者自述:5年来颈部、腹部反复起疹,逐渐加重,伴阵发剧烈瘙痒,在其他院中西医诊治,皮疹反复发作,面积增大,后又在外地求老中医以祛风除湿汤、当归饮子汤加减服用二十余剂,瘙痒愈发剧烈,昼夜难眠。经友介绍前来我处求治。患者性格内向,口苦咽干,疲乏无力,腰膝酸软,难以入睡。
第一诊,看到文某颈后、颈侧、腹部大片苔癣样皮损,皮嵴皮沟明显,表面有抓痕。舌边红苔白,脉弦细。和经过望闻问切,把脉、舌诊,详细的沟通了解之前病史。樊君医师初步诊断文某患有顽癣,肝气不舒,肝脾不和,需要疏肝理气,调和气血来达到治疗目的。
处方(请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当归10g,川芎10g,白术10g,茯苓15g,首乌藤30g,珍珠母30g,石菖蒲10g,合欢皮15g,柴胡10g,枳壳10g,陈皮10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用法:水煎,每日一剂,早晚饭后各服一次。一周期14剂。局部外用加味雄黄洗剂。
第二诊:经用上方14剂,患者瘙痒减轻,睡眠好,皮疹变薄。
第三诊:再用上药14剂,皮疹全部消退。
神经性皮炎属于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以皮损呈苔癣样改变,对称分布,阵发性剧烈瘙痒及很少倾向湿润为特征。中医有“顽廯”、“干癣”、“钮扣风”、“牛皮癣”、“摄领疮”等多种称谓。神经性皮炎临床分很多种不同类型。本病例性格内向,口苦咽干,疲乏无力,均为肝气不舒,肝脾不和的表现。本处方以逍遥散为主,调整肝脾,加首乌藤、珍珠母、石菖蒲、合欢皮养血安神;因患者腰膝酸软,加二至丸滋补肝肾,本病例由于辨证准确,组方配伍精当,因此患者很快收到良效。
注:了解更多名医动态请扫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