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眩晕专家齐聚冰城探讨眩晕规范化诊疗热点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规范化诊疗年全国巡讲在我院拉开帷幕
为进一步规范黑龙江省眩晕患者的诊疗,提升黑龙江省眩晕诊疗整体水平,1月11日,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主办,我院承办的“中国医学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规范化诊疗全国巡讲(哈尔滨站)”在我院顺利召开。10余名国内眩晕领域的知名专家为百余名黑龙江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神经内科、老年病科、骨外科等相关专业的学者讲授眩晕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及临床诊治最新方法,并进行前庭功能检查实操演示。会上,前庭康复APP临床应用正式启动,将有助于从事眩晕诊疗工作的医生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前庭康复计划,帮助患者提高整体状态,减少患者与社会的疏离程度,使患者回归社会活动,提高参与度。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眩晕诊疗中心主任吴子明教授,我院副院长郝天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会议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规范化诊疗黑龙江基地主任、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二病房于立民副教授主持。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医院眩晕诊疗中心主任吴子明教授致辞
我院副院长郝天军致辞
同晕不同治鉴别是关键
于立民介绍,很多人一生中都经历过眩晕,每次出门诊时都会遇到10-20名患者因眩晕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眩晕其实是一种因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动性或位置性错觉,发作时天旋地转、天翻地覆的感觉往往给患者带来濒死感。常见的眩晕病因包括脑梗塞、后循环缺血、美尼尔氏综合征、耳石症、前庭神经元炎、贫血、内分泌疾病及神经官能症等,同样表现为眩晕,治疗方式和方法却大不相同。由于病因复杂,诊断困难,许多眩晕患者被眩晕困扰好多年,辗转于多个学科,盲目采用多种检查措施,却难以明确诊断,也得不到有效治疗,造成巨大痛苦。
黑龙江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耳内科学组组长、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党支部书记肖玉丽致辞
中国医学教育协会眩晕规范化诊疗黑龙江基地主任、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二病房于立民副教授主持开幕式
因此,黑龙江省亟需积极开展眩晕领域的交流合作,建立多学科诊疗模式,协助基层医疗机构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推进我省眩晕疾病诊治水平的规范化,使更多患有眩晕疾病的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作为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规范化诊疗黑龙江基地,始终致力于推进全程眩晕疾病诊治规范化和同质化发展,近一年来,联合省内40医院共同研讨基地工作计划,制定出多项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眩晕诊治水平的措施,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帮助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眩晕诊治能力,帮助省内眩晕患者摆脱困扰。
参会人员合影
反复眩晕伴耳鸣当心“中招”美尼埃病
来自哈市53岁的张女士表示,“我半夜三点起来感觉整个屋子天翻地覆,让我晕头转向,恶心呕吐”。亲医院看看是不是颈椎病或者是脑血管病,医院检查了一圈也没查出啥毛病,就在亲戚的建议下静点了一些“通血管”的药物,一个礼拜后,症状越来越严重。
经多方打听,家人带着她来到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寻求帮助。于立民副教授接诊后,仔细询问患者的病情,了解到张女士多年反复眩晕外,还出现过听力下降、耳鸣的情况,经过一系列检查,张女士被诊断为美尼埃病(美尼尔综合征),如不立即干预,任凭疾病发展下去,甚至会出现致残性听力障碍及平衡功能丧失。
于立民介绍,美尼埃病主要病理改变为内耳膜迷路积水,是由于免疫因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病毒感染、内分泌紊乱等导致内淋巴吸收障碍,造成反复膜迷路积水。美尼埃病的患者需要进行脱水治疗,不宜过度补充液体,及使用扩张血管药物,否则会加重积水。医生为张女士开了一些改善内耳循环,扩张静脉及减轻内淋巴积水的药物,很快就控制住了患者的病情。
专家表示,美尼埃病易被误诊为前庭性偏头痛、耳石症、颈椎病、脑梗塞等,但只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避免致残,提高生活质量。一般病情较轻的患者通过生活习惯改变如少盐饮食,禁茶、咖啡、烟、酒等,调整心态,减压放松等即可;病情稍重的患者通过药物治疗也可以收获较好的疗效;而病情严重的患者则需要通过鼓室内注射激素、内淋巴囊减压术、化学迷路切除、半规管阻塞术及前庭神经切断术等进行治疗。
相关链接
哈尔滨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创建于年,是黑龙江省唯一的耳鼻咽喉科学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经过60余年发展,成为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黑龙江省重点学科,哈尔滨医科大学优势学科,黑龙江省耳鼻咽喉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在复旦大学发布的中国最佳专科排名中,连续四年位列东北地区前五名,最好成绩第3名。目前是省内唯一一家开展专科化诊疗的学科,分为耳外科、耳内科、鼻科、咽喉科、头颈外科等亚专科,做到专科有特色,学科有特长。
文 |李华虹 杨嘉安
摄影|杨嘉安
插图|来源于网络
编辑|杨嘉安
长按识别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