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季
人际交往中,脚臭者遇到要脱鞋的情况,往往忐忑不安,生怕一脱鞋,那股酸奶酪、食醋、臭鸡蛋味的混合气味把周围人熏晕;脚不臭的,对这股酸爽更是敏感,却还要因为礼仪,忍住心中不快,努力谈笑风生。
那么,脚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脚不那么臭么?
脚气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成人中70-80%的人有脚气,只是轻重不同而已。脚气非常麻烦,不仅因为症状表现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麻烦,而且如果处理不当,还可能出现并发症,例如足癣合并细菌感染等。所以预防脚气是应该要大家去做的。专家介绍,脚气的预防其实还是要让大家多注意一些日常的生活细节。
大家在生活中,应该注意脚气这种常见的疾病,很多的人,会出现脚气。严重的影响到了皮肤健康,这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感染疾病,还严重的危害到了患者的生活,平时大家需要注意其中的调节方式,不要胡乱的用药,避免造成更多的影响。
脚气的危害后果都有哪些?有的人甚至认为得了脚气就不会得其他病了,干脆任其存在,甘心和真菌“和平共处”。殊不知这种观念是极其错误的,脚气病小可危害大呀。
细菌+脚汗=脚臭脚气治疗大意不得,轻者影响生命质量,重者,甚至脚气危害真会威胁生命,曾有网友发生过因脚气不治引发丹毒,病毒蔓延全身,引发毒性入侵消化道,造成内循环系统大出血的案例。脚气不治自己不会好,反而把自己变成了“真菌”繁殖基地。
如果治疗不积极,抓挠后极易引发身体其他部位的真菌感染,如手癣、体癣、头癣等。更严重的是,搔抓会导致局部细菌感染,可发展成淋巴管炎、蜂窝组织炎及丹毒,可谓后患无穷。
而真菌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它们生命力很强,不怕冷、不怕光、不怕干燥,即使离开人体几个月甚至几年、十几年也不一定死亡。据调查研究发现,85.4%的患者与其家庭成员感染的致病真菌相同。这个数字有力地证明,在家庭成员之间传播真菌的可能性极大,尤其是对抵抗力较弱的儿童和老年人有较强的传染性。
值得一提的是,脚臭的产生主要依赖于细菌对蛋白质及氨基酸的降解,细菌数量多、分泌的酶越多,脚自然就越臭。但是,有些细菌分泌的酶活性很高,即使细菌和酶的数量不多,也能造成严重脚臭。
不仅仅只是脚臭实际生活中,很多人不仅仅只是单纯的脚臭。
假如你脚臭是因为得了脚癣,除了上述防治手段,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不要和他人共享衣物,运动设施以及毛巾;
在健身房、室内泳池、公共浴室等地,请穿拖鞋或凉鞋,避免赤脚;
更衣时,先穿袜子再穿内衣裤,避免将病菌传播到身体其他部位;
家庭成员有人患有足癣时,要及时接受抗真菌治疗,避免传播;
必要时,丢弃带菌鞋袜。
「花式泡脚」真的能帮你缓解脚臭吗?我爸爸也常因为脚臭问题被我和妈妈嫌弃,过年期间,老爸不知听谁说用醋泡脚和袜子可以「杀菌治脚臭」,他坚持天天用醋泡脚和袜子。未曾想弄巧成拙,搞得满屋子酸臭味。
类似的治脚臭偏方还有很多,实际效果却让人未置可否。除了食醋泡脚,还有生姜泡脚、大蒜泡脚、茶叶泡脚、药酒泡脚等等,简直把洗脚这事当成腌猪蹄。
不得不说,这些土法有一定的合理性,比如大蒜、生姜里头有些成分能够抑制细菌生长,高盐、酸性、酒精环境也不利于细菌存活,但其杀菌、抑菌作用和肥皂水、消毒液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许多轻微脚臭者在使用上述方法后,脚臭情况确实得到了改善,不过认真考究起来,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每天认真用肥皂洗脚15–30分钟,就算不加这些「调料」,估计也会有用。
至于消毒液,即使是医用的,也不可能将体表细菌全部杀光,残留的细菌以及芽孢只要条件适宜,数小时内就可以重新达到消毒前水平。何况当你泡完脚用毛巾擦脚、穿鞋袜的一刹那,相对干净的脚马上就被污染了。
怎样正确地控制住脚臭?既然细菌和脚汗是脚臭的「源头」,那么控制细菌繁殖和保持足部干爽就是防治脚臭的「着力点」。所以,要控制脚臭,你还需要结合其他办法多管齐下。国内外临床医师总结了一些防治脚臭的办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脚部清洁
每日至少一次,用肥皂和温水洗脚或泡脚5–10分钟以上,注意清除脚趾缝、足底等多汗部位的污垢和死皮;
定期修剪脚趾甲,减少污垢、细菌的藏身之处;
没有消毒药品时,可以往洗脚水里撒一点发面用的小苏打;
洗脚沐浴后要将双脚彻底擦干再穿鞋袜;
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应尽量将双脚从鞋袜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当然不建议在公众场合随意脱鞋。
针对鞋袜
由于附着脚汗和脱落皮屑的鞋袜有大量细菌孳生,因此袜子要每日换洗,鞋子也要更换使用;
换下的袜子要翻过来洗,以清除内部的皮屑和细菌,并且要和其他衣物分开清洗;
鞋子和鞋垫可以使用抑菌喷剂或散剂进行消毒,也可以放到太阳底下靠紫外线杀菌;
没有消毒药品时,可以往鞋袜里撒一点发面用的小苏打,碱性环境可抑制细菌的生长,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也不会残留有特殊气味。
选择透气性好的鞋袜,比如纯棉、羊毛袜,真皮鞋,网格运动鞋等。尼龙丝袜,光脚穿鞋(拖、凉鞋除外)等会增加脚汗,应避免;
剧烈运动,鞋袜打湿后最好及时更换;
其它建议
避免辛辣刺激以及烈酒等促进发汗的饮食;
脚汗严重者需要前往专科门诊,排除甲亢、垂体功能紊乱、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感染等因素引起的多汗后,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止汗剂和相关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脚气比较严重的,建议使用帝夫藓浄,采用蛇床子、苦参、百部、薰衣草等中草药成分,可同时与皮肤接触与衣物进行喷洒,建议使用抑菌护理液后进行涂抹,效果更佳。(淘宝店铺搜索“乐生健康”可进行购买)身边有不少患者都在使用。
帝夫藓浄(上下翻滚可查看)
N1使用前后对比脚气病实际上是由于维生素B1(硫胺素)缺乏引起的以多发性周围神经炎、心力衰竭等表现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并不会引起明显脚臭。所以说,脚臭、脚气患者主要是因为由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导致,治疗上也以保持卫生、控制微生物生长繁殖、抑制脚汗为主,补充维生素B对脚臭的治疗并没有太大帮助。可不要搞混了哦。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