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小雪节气。《群芳谱》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因为雪小,地上少有积雪,是“小雪”这个节气的本来之意,今后的雪,只怕会下的一场比一场恣意。
小雪
代表寓意:中国华北地区将有降雪
气候特点:气温逐步达到0℃以下
养生:合理饮食、温补益肾
注意防护:心血管、呼吸道等疾病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说,“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由于阳气上升,阴气下降,万物逐渐委顿,天地昏昏。夜晚时间渐长,星空显得干净,北斗星向西下沉,猎户星座已在东方地平线静待,天空的色彩澄静收敛,思绪清明。
节气气候
我国古代将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
一候丨虹藏不见
小雪之日“虹藏不见”。阴阳交才有虹,此时阴盛阳伏,雨水都凝成阴雪了,虹当然不见。
二候丨天气上升地气下降
小雪后五日“天气上升地气下降”,天地各正其位,不交不通。
三候丨闭塞而成冬
再五日“闭塞而成冬”,冬为藏,冬为终。
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图片来源网络
小雪的养生小雪养生讲究8个字:“外御湿冷、内防燥热”
?身体五处必须暖
1、脚:最怕冷的“第二心脏”
脚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肾和脾的经脉都起源于脚。常言道“寒从脚起”。尤其对于女性来说,如果脚部缺乏保暖,会造成月经紊乱、腹部疼痛、腰腿疼痛等症状。脚踝暴露在外导致人体受寒,进而感冒、发烧,甚至滑膜可能会出现水肿、充血等症状。
保暖建议:冬季,每天用热水泡脚,促进周身血液循环。每次泡脚20分钟,水温42℃左右最佳,糖尿病患者务必由家人兑好水温,同时可按摩脚掌的涌泉穴,起到调理脏腑、舒通经络的作用。
2、头:人体阳气汇集的“要害”
“头”是人体阳气汇集的地方,一旦受到寒邪侵袭,易引发感冒、鼻炎、头痛、牙痛、三叉神经痛等。
保暖建议:冬季外出一定要戴帽子,最好是能盖住前额的。冬季也不宜晨起洗头,以免头部受风寒。此外,每天清晨梳头百余次,使头皮微热,有利于头部经络气血通畅,促进诸阳上升,气血不衰。
3、胸背:保护肾脏
前胸后背是脾、胃、肾脏的“住所”,肾喜温恶寒,肾气有温煦全身阳气的作用,一旦腰部受寒肾气受损,人就会怕冷、无力、饮食少。女性容易月经紊乱、痛经等。
保暖建议:经常给后背做个“日光浴”。日常生活中可用双手搓腰: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位于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凹陷处),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做50-遍,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
4、脖颈:人体的“要塞”
颈部是人体的“要塞”,更是心脑血管的必经之路,一旦受寒,容易导致感冒、颈椎病、咽炎、脑血管等疾病。
保暖建议:冬天最好穿高领衣服,尤其是老人,外出一定要戴围巾,对预防颈椎病、高血压、心血管病有好处。
5、腹部:受寒导致瘀滞不通
腹部受寒易引起腹部经脉气血瘀滞不通,有胃病史的人受寒后容易胃痛,经期女性受寒后容易痛经。
保暖建议:每晚可在睡前将双手搓热,左手手心放肚脐上,右手放在左手手背上,然后绕着肚脐顺时针搓摩腹部约10分钟,缓解腹部受寒引起的不适。卓萱本草暖宫贴就拥有保暖,缓解腹部不适的功效。
?内防燥热
1、少食辛辣清内火
此时节不宜过多食辛辣,宜食诸如萝卜、梨等清润之品以润燥清内火。萝卜宜选白萝卜。梨宜选雪梨。雪梨味甘性寒,富含氨基酸及维生素,咽干、咽痒、干咳、便秘、尿赤者宜多食之。
2、清火养肝杞菊茶
枸杞,味甘性微温,具滋肾养肝、益精明目之功。菊花者有白菊、黄菊、野菊之分。白菊味偏甘,清热之力稍弱,养肝明目之力稍强;黄菊味偏苦,清热之力稍强,养肝明目之力不及白菊;野菊味甚苦,其功以清热解毒见长。
冬季艾草泡脚
艾草泡脚有什么功效呢?
驱寒
艾绒能通十二经络,调理阴阳。经络通畅的人,气血就会跟着畅通,体内寒气自然也就消散。还有建议大家可以采用艾条熏灸的方法,效果会更加明显。
去虚火和寒火
患有口腔溃疡、口腔炎、中耳炎、咽喉肿痛等情况的人,这是属于体内虚火旺盛或者寒火旺盛导致的。艾绒泡脚能有效去虚火和寒火。
除脚气、脚癣
艾绒有抗菌病毒、抗过敏以及加强抵抗力等功能。长期坚持泡脚可以去除脚气以及脚癣。
治感冒
艾绒还可以治疗凉感冒、流清水鼻涕、咽喉疼痛、浑身酸疼或伴有发烧时,都可以用艾叶水泡脚,要泡到身体发汗,同时喝生姜红糖水;治凉感冒效果很明显。
卓萱本草艾草足浴包,全家人都适用的健康养生妙方。
通过配合蕲艾温经散寒、祛湿暖宫的功效,从而让蕲艾足浴能到达到温经通络、增强心脑血管机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消除疲劳、消除亚健康状态、增强人体抵抗力等一系列保健功效。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